在刑事案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取保候审的情况。但是很多咨询者对于取保候审的概念不清楚,也不知道其中的规定。今天我们允道律师事务所就为大家介绍“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解除取保后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
取保候审后不一定会坐牢。取保候审和坐牢其实是两码事,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刑事措施,适用的人员是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院判决还未下达,你的刑事责任还不能确定,你仍然有可能被判刑,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解除取保后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解除后的处理是:案件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要决定撤销取保候审。应当追究责任的,要移送案件,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法院判决,并生效的,即开始执行判决刑法,取保候审自动撤销。取保候审到期,办案单位不做任何处理,即自动撤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律师分析:
取保候审后会根据罪行的轻重来决定后续。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会判决无罪,这种实践中比例极低;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作出免于刑事处分的判决,这种比例也非常低;取保候审后,案件会继续推进,绝大多数案件仍然会进入法院审判环节;根据具体案情,判处相应的刑罚,符合条件的,会同时适用缓刑,不用进监狱服刑。据统计,取保候审的案件被判处缓刑的比例大概在70%至80%左右。绝大多数被取保候审的人最终都会被判刑,但大部分还是可以争取判处缓刑的。
【友情提示】如果您想在杭州咨询刑事案件,可以找我们的叶斌律师。叶斌律师,浙江允道律师事务所主任,杭州知名律师,资深刑事办案律师,从业15年,已成功受理2000余起刑事案件,帮助数千人解决法律困惑,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
叶斌律师承接杭州地区刑事案件业务,为您提供刑事咨询。咨询地区涵盖:余杭区、拱墅区、萧山区、上城区、富阳区、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临安区、钱塘区、临平区、滨江区、西湖区。
-
在刑事案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取保候审的情况。但是很多咨询者对于取保候审的概念不清楚,也不知道其中的规定。今天我们允道律师事务所就为大家介绍“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解除取保后怎么处理”。2022-11-18510人浏览